夏日拾遺
---------- 阿拉斯加初夏觀感 (吉民)
2013年的六月中旬,筆者一家三口有幸搭乘挪威人號游輪(Norwegian),踏足心儀已久的美利堅"最後的邊疆"
-
阿拉斯加. 雖是來去匆匆, "走馬"觀花(此處的走馬,實乃船行與車行以及步行的三合一).
卻讓吾等久居德克薩斯大平原的山寨牛仔目不接暇,
歎為觀止!
不過,本人作為多愁善感的數學教書匠,在此聊發旅遊觀感時,著實無意重複諸多前人的雷同描述:土地交易價廉物美–自然景觀美不勝收;
自己寧願「為古人擔憂」, 潑墨渲染那般難以釋懷的「天災人禍"
.」
其一:當游輪于第四日停靠在斯凱崴(Skagway)小城的港口後,我等一行興致勃勃地換乘小巴士去觀賞當地以及與之接壤的加拿大北國風情.就在巴士駛近一處山谷時,滿面春風-神侃不休的駕駛員兼導遊的語氣驟然變得低沉起來,提醒乘客關注車窗外那些失去綠色植被的巨大滾石以及從山頂到山下大片大片僅剩半截子枯死的林木;並說明這是今年元月5日阿拉斯加發生7.8級大地震時引發泥石流和大滑坡的嚴重地質災害!
為此,讓我們不妨穿越時空隧道,
津津樂道1867年的那樁價廉物美的土地拍賣:「大智若愚」的山姆大叔與那位飽受戰爭困擾的沙皇二世私下做成了一筆堪稱世界土地交易史上面積最大的買賣!
縱然,山姆大叔僅以平均每英畝二美分的單價一舉將阿拉斯加納入美利堅的版圖;然而品嘗這塊誘人的蛋糕卻是五味俱全.
位於北極圈內的阿拉斯加似乎是「先天不足」,
地處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幾乎每年都有一次7級地震,而每隔14年都會發生8級以上的特大地震.
若是提及1957年與1964年相繼發生的9.1級與9.2級兩次地震,
(不僅導致一座休眠了200年的火山大噴發,而且還引發超過15米高巨浪的太平洋大海嘯)其恐怖情景,更是讓人談震色變!
所幸,由於當地人口密度相對較小,兩番地震造成的人員傷亡均在千人之下.
其二,就在我們所搭乘的游輪于第五日清晨駛抵那聞名遐邇的冰川灣(Glacier
Bay)時,
本人被船上即刻播報的這一喜訊所驚醒.
繼而立馬披上外衣,帶上望遠鏡和觀景窗,迫不及待地趕到船頭,觀賞這番大自然造化的壯美景象.
興奮至極的筆者還情不自禁地哼吟蘇小明的成名曲《軍港之夜》.豈料,
此時寒氣襲人,站立在船頭的自我感覺更是弱不禁風;朗朗上口的「海風輕輕地吹,海浪輕輕地搖」這支動人心曲的委婉歌詞,
居然被演繹為「天寒地凍好恐怖,觀景先得捧暖壺!」
此時凍得直打抖嗦的筆者,
只能退居二線,隱身于船頭一隅,
毫無詩仙李白那般
「遙看瀑布掛前川」的雅興; 而是窺視冰川立前方.......
眨眼功夫,船頭已是人滿為患.
突然,
一陣山崩地裂般的轟鳴打破這海灣的寧靜. 當見一座高聳的冰塔頃刻坍塌,
無數散落海面的冰塊嘩啦啦地隨波逐流,
漸行漸遠!
據悉,眼前的冰川早已被聯合國列入受到保護的世界自然遺產.
回溯1794年,當喬治-溫哥華船長最先駕船抵達這裡時,
他所觀察到的是一個完完全全被冰雪覆蓋的整體,
一個無邊無際的銀白世界. 85年之後,當環境保護專家默爾先生根據溫哥華船長當時描述的文字資料及其簡易地圖,尋覓到此.
他經過對比與測算,
卻發現冰川正以每年一英里的速度在消融退化.而在近220年過後的今天,
這處晶瑩的瑰寶已是面目全非.儘管在1980年,
時任美國總統卡特先生簽署了全面保護阿拉斯加生態環境並將冰川灣列為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的行政命令,有著法律效應;
但是隨著我們腳下的地球正在變暖的大趨勢,冰川灣的生存仍然令人擔憂。
其實,就在我們行將結束旅行之際以及隨後的兩日裡,阿拉斯加的居民業已破天荒地置身于「熱帶天堂」.
其F.98度(約為C.37度)的高溫創下了自1969年以來的新紀錄!
殊不知,
阿拉斯加通常在六月中旬的平均氣溫是C.60度.
鑒於全球變暖–氣溫在不久的將來會飆升兩度的嚴酷事實,隨著冰川加速消融導致海平面升高,
不僅那些太平洋島國及其沿岸居民或將成為「水鄉澤國」的遊民,
而且由」雙高」引發的強對流天氣將使自然災害更加頻發; 吾等美南民眾未雨綢繆,務必小心應對那接蹤而至的颶風與乾旱洪澇災害.
其三:本人在享用游輪上提供的自助餐解決個人溫飽問題時,
分別「邂逅」兩對過於富態的非洲裔母女與白人母女.她們既有兩人同時佔據四人座位並大量進食的共性,
又有慢酌細嚼和狼吞虎嚥兩種截然不同的食相. 那對白人母女或許是因減肥不成而變得食欲倍增,她倆索性寬衣解帶,接連取來滿盤的食品,
「該進口時就進口」 . 在一番酣暢淋漓的豪飲解饞之後,便搖搖擺擺地相互攙扶著離席而去!
此後,那對非洲裔母女則是圍坐在窗旁,一邊欣賞窗外風景.
一邊細細品味美食佳餚.在此值得一提的是,
我們在用餐後便開始玩起撲克牌. 有趣的是,在兩小時之後,
仍見這對母女悠然自得地你來我往,相互幫著進食,演繹母女倆」心連心
–「胃連胃,民以食為天」的央視海外版《舌尖上的游輪》......
對此,正在醫學院專修消化科-每天都要實施多次腸鏡與胃鏡手術的女兒 卻是深表憂慮:這對母女倆的有限心肺功能及其消化系統,
絕對是無法長期承受這般巨無霸的身軀與過量飲食.這種周而復始的惡性循環,
必將後患無窮......
此乃:病從口入,自食其果.
的確,隨著無線通訊技術的迅猛發展,諸如平板電腦與智慧手機此等高科技終端產品紛紛進入尋常百姓家;
人們似乎更勤于撳鍵盤-
動滑鼠,而疏忽了動腦筋想辦法,整日不是坐著或躺著看手機玩電腦,就是貓著腰,目不轉睛地挑戰電腦遊戲.
長此以往,染疾「現代病」,
後悔莫及!
曾記得, 2012年英國科學雜誌發表的一篇調研報告,運用數理統計的方法並與人類進化理論及DNA研究相結合,
建立起下一個千禧年超現代人的基本生理模型:
平均身高約為1.4公尺,大腦只是現人的十分之一; 腰曲背駝是普遍現象(頗具貓科動物特徵),且鼻樑上方生出一對大而無光的金魚眼(先天性近視眼)
......
由此可見,諸如「目中無人」,「目空一切」這般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中華成語的褒貶意義,都將被徹底顛覆!
屆時,
不甘寂寞的「武聖人」關老爺子,或將在九泉之下怒髮衝冠,
痛心疾首:「 扶不起的阿斗!」
在為拙文劃上句號之際,筆者不妨以楹聯湊趣並求征「橫批」:
良言一句三冬暖 惡語一番六月寒 .